清水祖师信俗是福建,台湾一带的传统民间信仰。清水祖师又称“麻章上人”,闽南一带多称为“乌面祖师”、清水祖师菩萨,台湾则称为“祖师公”、“祖师爷”。
相传清水祖师俗姓陈,在安溪蓬莱祖殿原名为荣祖(一说为陈昭或陈昭应(其实昭应是南宋皇帝赐封的法号),法名“普足”,宋仁宗庆历四年正月初六诞生于福建省永春县小姑乡。陈荣祖自幼在大云院出家,后有小成,于是便到高太山结茅筑庵,闭关静坐,后经大静山明松禅师指点,参读佛典三年,终于悟道。明松禅师授他衣钵,并告诫他:“我佛最大功德,就是行仁,是故要舍弃万缘,以利物济世为职责”,陈应便在麻章施医济药,普救贫病,麻章人士尊他为“麻章上人”。宋神宗元丰六年,清溪(福建安溪,南宋时期更名为安溪)彭莱乡(后更为蓬莱,也是受清水祖师影响)一带大旱,乡人请他去祈雨,立刻甘霖普降,因此被尊称为“清水祖师”。
清溪蓬莱刘氏便献张岩山,筑一精舍,延请麻章上人居住,并更名“<清水岩”,这就是蓬莱祖殿的由来。麻章上人在此修行十八年,行医救世、独力募化、修桥铺路,人人称便,泉州、漳州、汀州一带的人都十分崇信他。宋徽宗靖国九年,五月十三日在说教中端坐而逝,享年六十五岁。地方人士感念其德泽,屡次奉报朝廷,敕赐“昭应广慧善利慈济大师”封号。
另根据台湾三峡祖师庙说明,清水祖师是北宋京都开封府祥符县人(今河南开封),曾追随宋丞相文天祥义举勤王,英勇抵抗元兵,转战大江南北,是抗元扶宋的民族英雄。清水祖师生前隐居于福建清水岩,死后明太祖追念他功在国家,敕封为“护国公”昭命于福建省安溪县清水岩建立祠堂崇祀,因此福建安溪人称他为“祖师公”,其庙宇称为“祖师庙”,但只是台湾信众的另一种说话,清水祖师安溪县志记载确实出身庙宇。
清水祖师功绩
造桥:造桥铺路,便民甚多。清水祖师于永春“劝造桥梁数十”。到了安溪,又募捐劝造通泉桥、谷口桥、汰口桥等。清水祖师一生募捐,修造几十座桥梁,对民众生活、行动帮助极大,自然得到民众的感佩。
施药:所谓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。施药活人,是极大的善举。清水祖师以其高超之医术,在瘴疠之气盛行的闽南一带,救治了不少患病的民众,而患者无不感激、爱戴。
求雨:一般人认为,普通人不能掌握自然现象,如下雨与否,唯有神圣,方能成之。但清水祖师在世时,就已经屡次祈祷成功,让苍天降下甘霖,被认为有功于解决多次的旱灾。也因为求雨屡次的成功,被视为神迹,清水祖师也被赋予相当的神秘色彩。
清水祖师影响
闽南地区传统民间信仰是闽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,也是福建省传统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清末学者杨浚在《四神志略》中列出的妈祖(即 “天上圣母”)、广泽尊王、清水祖师、保生大帝四位福建主要神祇 ,即是闽南传统民间信仰神明的主要代表。随着闽南华侨的出国,闽南地区传统民间信仰也传播到海外。
据《闽南文化研究》载:清水祖师(1037-1101年,另一说1044-1101年),俗称“祖师公”、“乌面祖师公”,俗姓陈,名普足,永春小姑乡人,自幼落发为僧。他祗雨禳旱,施医济药,修桥造路,为民众所景仰。后驻锡于清溪(即“安溪”)张岩(即今“蓬莱山”),因见岩之左右清泉四时不竭,乃把“张岩”改名为“清水岩”。他也被民众尊为“清水祖师”。圆寂后,被民众奉为神灵,希望他庇佑大家四时安康。于是,闽南出国华侨也把清水祖师信仰传播到海外。公元1574年(明万历二年),华侨就在泰国北大年建造庙宇,供奉清水祖师,称“祖师公祠”后来,因为该祠增供林姑娘,才改名“灵慈宫”。⑤ 这座祖师公祠是较早的华侨庙宇之一,也是东南亚最早的清水祖师庙。此后至清代中期以前,海外是否再有清水祖师庙出现,未曾见有确凿史料。但自19世纪30年代以后,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印尼、缅甸、泰国、菲律宾、越南等地又陆续建起了不少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。仅新加坡就有金兰庙、蓬莱寺、镇南庙及天公宫等庙宇主祀或附祀清水祖师,而马来西亚主祀清水祖师的“蛇庙”更是名闻遐迩,还有就是在马来西亚霹雳州的《清云檀》供奉的是《清水祖师》《三平祖师》《三代祖师》由此可见,清水祖师信仰在海外华侨华人中是很盛行的。
为满足各地信仰清水祖师信众的要求,各地首次建清水祖师庙时,都要到祖庙或附近已立的清水祖师庙迎请清水祖师神明(一般是求取香火,即香灰),这叫请神,或称分炉。 请神有较严格的祭祀程序。到祖庙的请神方事先要备好清水祖师神像、辇轿、旗幡、锣鼓、香炉、香火、大米和敬物(鲜花2蓝、水果5类、青菜6-12碗、茶、酒),在选定的日子,带上数量不等的信众到祖庙祭拜。清水祖庙沿袭至今的请神祭祀仪式先后顺序如下: ⑴将带来的新神像置于祖殿神像旁; ⑵信众在神案上献摆大米及各种敬物,然后进香; ⑶信众跪拜,三跪九叩首; ⑷法师或道士(法师或道士可由请神方自带,亦可请祖庙住僧)主祭,念祷文,内容请神、祈求平安; ⑸请火,将祖庙香炉中的部分香灰置于带来的香炉中; ⑹烧香纸,鸣鞭炮; ⑺向祖庙交添油款和捐款; ⑻祖庙送有关神明资料和灵符给请神方; ⑼分炉的神明乘着辇轿在旗幡在掩拥下和锣鼓声中回境巡游并祭拜,所经敬奉该神明的村庄沿途巡游,祭拜仪式与祖庙大致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