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安门
  • 旅游名胜
  • 简介

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位于北京市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北端,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。1988年1月1日,正式对外开放。天安门始建于1417年(明永乐十五年),建成于1420年(明永乐十八年)。天安门城楼在明代初称“承天门”,建成时只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,牌坊正中高悬“承天之门”匾额。承天之门寓有“承天启运”和“受命于天”之意,喻示封建皇帝是“受命于天”的,替天行使权力,理应万世为尊。1457年,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毁,1465年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。1644年,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城,承天门又毁于战火。1651年(清顺治八年),清世祖福临下令大规模重建,并更名承天门为“天安门”。后来康熙二十七年(1688年)、1952年的两次大规模修缮、1970年的重修,基本保持了顺治时改建的形制。1970年重修后的天安门比原来高了83厘米,通高为34.7米(原高为33.87米)。

    (文字来源: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网站)

天安门
  • 旅游名胜
  • 建筑布局

    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,通高33.7米。城楼重檐歇山顶,上覆黄琉璃瓦,正脊两端鸱吻,戗脊列9尊小兽。面阔9间,进深5间。60根巨柱支撑着重檐屋顶,方砖墁地。城楼四周有汉白玉石护栏,望柱头为莲瓣瓜头,柱间栏板为荷叶净瓶雕刻。斗拱、梁枋为缠枝莲、珠宝吉祥草彩绘。城楼东、西两侧各有3间悬山卷棚顶黄琉璃瓦房屋,原为天安门护军住房。护军担负眺望守卫城楼任务。现为电梯房。天安门城楼始建于1417年(明永乐十五年),原名“承天门”,喻示封建皇帝是“受命于天”的,替天行使权力,理应万世为尊。后两次毁于大火,清顺治八年(1651年)重建后,更名为“天安门”。

    (文字来源: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网站)

天安门
  • 旅游名胜
  • 历史象征

    天安门是明、清两代举行重大典仪的地方,天安门最隆重的典仪是“金凤颁诏”。凡遇皇帝登基、册立皇后等重大庆典,都需在此举行颁诏仪式。天安门造型威严庄重,气势宏大,是中国古代城门中杰出的代表作。城楼殿宽九楹、进深五楹,寓意皇帝的“九五至尊”。 1949年10月1日,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,成为新中国的象征。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,天安门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、无与伦比的政治地位、中国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高度浓缩,为中外人士瞩目和神往,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。

    (文字来源: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网站)

天安门
  • 旅游名胜
难度:
单选题 天安门始建于哪个朝代?
提交
答案
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:
*类型:
*标题:
请选择
  • 新增标题
*内容:
语音文件
文件要求:MP3
新手机号,需要先进行读者证/统一账号绑定才可登录哦~
完善信息,绑定手机号可以获得20积分哦~
亲~您确定要退出登录吗?
绑定成功

获得 20积分